講起剝皮寮
第一個浮出的畫面,就是小時候從西門町走到萬華的那段路上
那也是我第一次聽到剝皮寮這個地方
聽我阿爸講起這裡是XX伯父的家,小時候他們都在這邊一起玩耍
只見阿爸的眼裡像是回到了過去的時光
有什麼人家、什麼商店,還有許多他們的童年回憶
轉頭望去,只見阿爸口中的剝皮寮,被一片片的綠色鐵皮擋起
在我眼裡,那個地方看起來就是有著破破屋頂的樓腳厝而已
更不用說被廣大的樹蔭遮蔽,看起來隨時會有妖魔鬼怪出沒的可怕地方
幾年後再經過,一樣是被鐵皮包圍著
不過不一樣的是,那些個破破爛爛的屋頂已經開始有施工的跡象
不再是一個洞一個洞的模樣
再次聽到剝皮寮,是因為艋舺這部電影
劇組借用了這個地方作為主要的場景,因而讓年輕的一代有機會認識這個很有故事的街道
也讓剝皮寮這個地方,成為台北市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為了避免假日人潮眾多,所以特意挑選早上的時間去
逛完剛好可以吃午餐
不過千算萬算總沒算到「剝皮寮歷史街區」比想像中的有得逛
逛完整個街區居然花了近3個小時,比預期的時間整整多出3倍
原因無他,除了拍照外
街區中的展覽與活動更是吸引我們停下腳步的主要原因
原本以為早上比較沒有人,實際上卻是不少
只是比起下午,早上逛起來的感覺比較舒服一些
沒有太多嘲雜的人聲或喧嘩聲
更不會有過多的路人甲乙丙丁變成背景
也可以有較多的機會取到比較好的景拍
可惜上午的天氣,天公不做美依舊是微微的陰天
還有偶而飄下的細雨綿綿
但這些都不減我們遊玩的興致,反而更替剝皮寮增添了幾許懷古的舊情
我們由老松國小那邊的入口進入剝皮寮街區
對面的銀行還配合電影年代,把外牆做成復古的裝潢
整個街區連成一氣的年代感,像是穿越時空般,瞬間回到我們父母年輕時生活的那個地方
整個街區保存(修復)的狀況不錯,不過有一部份的房舍仍保留之前尚未修復的模樣
大樹盤根錯節,穿透屋頂盤據牆面
再對照修復後(並作為拍攝場景)的街道來看,頗有令人不勝欷噓之感
修復後的街道為80年代的感覺,開始可以慢慢想像並對照父母年輕時的照片
哇!真的就是這種感覺......
除了建築之外,還有展覽的內容也格外勾人回憶(我說我爸媽那個年代的人啦~~~)
像是中華商場、電影、黑松汽水、廣告明星等的介紹,剛好可以跟童年的記憶交互對照(這樣就知道自己有多老了 XD)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間播映著剝皮寮改造的訪問紀錄片
房子裡放著一台電視,電視前放了幾排長型板凳
坐在那兒休息,看著片子裡的每個剝皮寮的住民講述著自己或是父母輩,甚至是祖父母輩在這裡生活的故事
雖然我不認識他們,也或許在很多人眼裡這些都只是述說著一群小人物的故事
但看著看著卻讓我心中產生了很大的震撼跟感動
我們每個人,對於自己生活、長大的地方確實都埋藏著一份很深刻很深刻的感情
看似平凡的地方,卻都有著不平凡的故事......
如果想要對剝皮寮有更多一點的認識
建議可以往昆明街方向的「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移動
剝皮寮的歷史跟故事真的很長
不管是從清代開始,成為艋舺地區現存唯一保有清代街型的道路
還是到日治時期,成為發展艋舺市街的見證
其建築、街區、人文等發展,都是我們最珍貴的無形資產
對我來說這個地方不只是一個有名的電影場景,或是一個很適合拍照的地方
而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真心的希望每個到這個地方的人也能靜下心來
聽聽這裡的故事吧!
更多照片在【這裡】
【延伸閱讀】
★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http://59.120.8.196/enable2007/
1. 歷史沿革 http://59.120.8.196/enable2007/modules/tinyd1/index.php?id=6
2. 空間變遷 http://59.120.8.196/enable2007/modules/tinyd1/index.php?id=4
3. 地名由來 http://59.120.8.196/enable2007/modules/tinyd1/index.php?id=2
4. 產業文化 http://59.120.8.196/enable2007/modules/tinyd1/index.php?id=3
5. 建築特色 http://59.120.8.196/enable2007/modules/tinyd1/index.php?id=8
★ 臺灣大百科全書-剝皮寮歷史街區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9361
★ Wiki-剝皮寮 http://zh.wikipedia.org/wiki/剝皮寮
★ 淡江建築系發現的筆記 http://www.arch.tku.edu.tw/teacher/mi/剝皮寮.htm
留言列表